先生这毕生未竟之理想!”
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意气风,李大用这也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中:“那年先生还年轻,去府城参加这院试,得了个案,不由意气风,********的就想着金榜题名,能在金銮殿上殿试同当今的圣上谈论古今!可不成想科举之路到此已然夭折,考了无数遭,无不饮恨败北,这才落在这桃花坡上办起了书院……”
“当初亦是失之交臂,若不是临场天热烦躁,搞了一个辗卷的毛病,其实丙寅那年先生还可得一举子的,当初若是能一榜加身,如今也了不得喽。”
“咱大明有个规矩,若是举人考进士三次不得,可往户部报备,候个大挑,你前些日子见的黄主簿其实就是一榜加身的举人出身,应了户部大挑这才出入咱的阳谷县当个主簿,额,当然,这是人家的短处,说说也就罢了,出去可揭不得人家的短!”
“狗剩啊,先生教书半生,对你最是寄予厚望,望你能潜心读书,日后黄榜加身,也算是了了先生的心愿。”
李大用说着认真的看着狗剩:“先生颇有些藏书,相信你也已然见识过,日后你若手头无书,不必购买,也不必学那匡衡凿壁偷光,只来先生家借阅便是。”
这是莫大的恩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