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饱满程度不够,加上朱仁明当时操作机器的技术也不太成熟,所以浪费了不少的谷子。
很多稻谷没脱好谷壳,全到了米糠那袋了,不过当时喂得猪比较多,米糠数量多了也没什么损失,可以用来喂猪。
朱仁明一个人在一夜间催大的稻田内收割着谷子,割了一个上午,才收好,随后进入脱谷的工作。
把谷穗从稻草中分离出来,他使用的是全自动地脱谷机器。
通过马达带动的,而不是老旧的脚动式脱谷机器,因此朱仁明的体力可以保留一些。
一个上午的收割稻谷,弯着腰的朱仁明险些直不起来了,他都想买专门的收割机器了。
只是他又不是规模化养殖,这么小面积就搞个收割机器还是太浪费了,但是体会了收割的辛苦,朱仁明又有另外的想法了。
本来这些脱谷、碾米的机器就是原先农场主附送的,不然他也不会想着买这些机器,平时都不怎么用得着。
“还是要买收割机啊,小型的价格又不贵。”体验了收割的不易,既然打算拿仙米酿酒的话,那么机械化作业是比较重要的。
毕竟整个农场就他一个劳动力,消耗太多体力的话,就没精力去做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