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到时候这奏疏的质量良莠不齐,李世民看一年两年还行,要是看上几十年,绝对能把喜欢骈文的病给治了。
当然,这也就是罗彦想想而已,其实朝堂的奏疏还是比较务实的,每篇奏疏上或多或少都是有那个几句辞藻华丽的,但是该说什么,绝对不含糊。
韩语柳宗元以及三苏这些统称为唐宋八大家的,其实是在明朝才有这样的定论。他们无一例外全都是古文运动的起者和代表性人物。
很多人说,文学展其实是跟社会经济人文这些都挂钩的。不过说到头,其实还是看人们需要什么。
骈文和齐梁遗风都是从魏晋朝开始的,这个时候司马氏和曹氏的斗争非常残酷,政治黑暗,士大夫们理想破灭,自然是万马齐喑。文人们清谈玄理宗奉老庄,到后来社会暂时是安定了,但是大多数文人却开始追求辞藻典雅和对仗工整。随着经济展和知识垄断,这就成了一个贵族的时代,诗歌文章都脱离了儒家的价值观。
要不是有个左思 和陶潜撑着,晋南北朝基本上在文学一道只能用艳丽来形容了。
想到这里,罗彦似乎看到了自己以后的方向。文学改革,必然是自己将来绕不过去的一道坎。甚至说,成就文宗这件事情,在文学一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