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而且实授食邑上千户。
不过这些人里头,倒是有一位真的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封赏。
不错,就是罗彦。
在李世民的这些排名里头,罗彦排名第九。这么多功臣,岁数都在三十以上的人里头,就夹杂了这么一个二十刚出头的后生。
但是知道这个排名是怎么弄出来的人,对于罗彦占据在第九反而是有些心服口服,甚至有人都觉得,给第九都低了。看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的表现,和罗彦也相差不大,人家就排到了第一。高士廉就更不用说,还在罗彦前头呢。
眼见着这些人都封了国公,李世民也是一番好意,不仅是把罗彦提拔成了著作郎,掌管秘书监的著作局,从此有了上早朝参议奏事的资格,而且还封罗彦作信国公,实授九百户食邑。按理说这个封赏也确实配得上这样的封赏。
但是,让朝臣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罗彦坚辞不授的奏疏就上来了。原因不明,反正就是坚辞不授。这让李世民尴尬了,怎么整?
没办法,把罗彦叫来亲自问问好了。
“卿为何不受封赏?”烦着呢,李世民对于这个经常不露头,但是坚决不能小视的臣子,一副又爱又恨的心情。
“微臣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