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称之为“录”,想来定然是文章数篇,字字珠玑。
可奇怪就在这里。
字字珠玑倒是真的,可是要说文章数篇,还真是假的。
因为这《自省录》,只有一篇。大家之所以要叫“录”,就是因为文章太过新奇,以至于读罢之后手不释卷,再读上两遍三遍,还是舍不得放下。如此一来,就像是读了厚厚的一本书一样。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士林都盼望着,这样的文章能够多出来几篇。然后,积少成多,不久最终成录了?
言归正传,士林中争相传颂的,便正是罗彦在幽居期间写成的一片文章。
说来也是妙事。
每个文人,对于自己的作品都是异常喜爱。若是写到满意之时,还会将之装裱起来,不论是珍藏,还是抄录副本,或者拿来送人,那都是极为有面子的事情。
相互赠送文章,也是士林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礼节。
但罗彦是个另类。侍从6德明多年,从来没有见别人从他的手上得到过一份文稿。而其家中,也只见抄录历代先贤的文章,却不见自己的作品。
若不是时不时还会传出几句文章,只怕士林早就不认可罗彦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