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半天学业,然后就扔下一大堆的作业让李恪去完成。当然了,这些昨夜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够完成的。饶是李恪招募了不少的幕僚,但是面对罗彦那强悍的系统,李恪也只有跪服的份。
正好李愔要转学的消息传到罗彦的耳朵里,恰巧就是他要去吴王府的这天。
与教授国子学的学生不同,罗彦在这里可是相当轻松。与那些学子不同,李恪作为皇子,要做的反而不是什么经世济民的大事。只要是能够保护好自己,然后尽量不要扰民,已经是最好的事情了。
罗彦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什么《论语》《孝经》之类的,东西,统统不教。反而是亲自操刀,弄了两本叫做《韬晦术》和《解厄鉴》的书出来扔给李恪。
更是要求李恪将其背熟之后,当着他的面马上焚烧。
由此可见,罗彦用心之深。
这两本一本是明代杨慎的著作,另一本是宋代晏殊的著作。
杨慎前半生书生意气,惹来杀身之祸,后来得以保命,便潜心研习这韬光养晦之术。可以说《韬晦术》便是其生死之间的总结。
而与杨慎不同的是,晏殊一生不论是文学还是仕途,都走到了一个顶点。在复杂的官场斗争中能够做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