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明帝国和锡兰之间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对比是7ooo比6ooo,而朝鲜半岛上大明帝国与日本之间的重炮数量对比是27oo门比9o4门。
如此悬殊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钢材在过去的一年里原材料严重不足,因为在大明帝国的威胁还有影响下,全世界都在扩军备战,哪还有多余的钢铁支援日本?所以日本捉襟见肘的投入了海军和航空兵之后,6军得到的加强和补充非常稀少。
另一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日本部队小口径火炮的数量相对较多。日本6军装备的75毫米口径火炮还有5o毫米口径火炮奇多,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弥补重型火炮产能不足的。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自己给自己玩了个数字猫腻,如果生产几门重炮,显然是不够支撑扩军备战的。所以日本在扩充了2o个师团应对大明帝国可能的进攻的同时,生产了包括1oo毫米口径迫击炮还有75毫米口径轻型野战炮在内的一大堆轻型装备。
这样一来,在扩建了2o个师团的基础上,日本6军依旧给扩充的部队配备上了火炮——虽然这些火炮大多数都是小口径的,可有总是要比没有好上一些。这些武器主要是为二线师团壮胆,还有在大炮不足的情况下凑数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