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1万多辆坦克的问题,而是随着部队装备增多,呈几何倍数增加产量的问题。
举个例子,二战德国在43年的时候总计生产了坦克8ooo辆以上,可在43年7月的时候东线拥有坦克总数依旧在3ooo左右徘徊,并没有任何大规模的提高。从这个巨大的数量差距对比中就不难看出,要想在前线保持数以万计的坦克总数,究竟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了。
另一个很具体的例子可以更明显的看出坦克装甲车辆在战斗和使用中的消耗程度。以另一个二战中的坦克强国苏联为例,它在战争中一共生产了12万辆坦克,德国战败的时候苏联前线坦克的总数也才1万左右。
这些数据可能并不十分准确,也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出入,但是同样也反映着武器装备在生产和使用之间存在的巨大消耗。齿轮是要磨损的,动机是要报废的,越是先进的武器,后勤保障压力越是庞大复杂。
还是那句老话:战争的模式转变,只是将火力投送压力从前线部队转嫁给了后勤补给生产等流程,看似强化的打击能力,无非是将产能运力科研等成本,绑在一起砸向敌人而已。
目前已经进攻到了朝鲜半岛龟城郊外的禁卫军第1装甲师,手里装备着的3oo多辆2号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