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当然,岂能有假!吾随师傅学习数年,对清议、品藻人物略懂皮毛。”\r
“愿闻其详!”司马徽笑道。\r
“桓灵之际,宦官与外戚轮流专权,主荒政谬,社稷崩废,**丛生,民乱此起彼伏。乡里或学校名士中对官吏的批评品评应运而生,清议之风大盛。正义之世族官僚吏士便于太学生广行交结,操纵舆论,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可谓是‘浊世清流’。此‘党人清议’深深得罪了当权的宦官和权贵,遭到朝廷的残酷镇压,酿成党锢之祸。此外,出现了臧否人伦、品评人物的风气,善清议者擅长品鉴人伦,褒贬人物,奖拔士类,甄别贤愚。此类便是‘名士清议’,极大地左右乡间舆论,影响士大夫之仕途进退。时以郭泰和家师两兄弟为代表。”刘禅言之凿凿道。\r
虽然刘禅嘴上这么说,但对清议之风还是腹诽不已。因为名士清议极大影响了选官制度的展嬗变,成为历史上曹魏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源头。类似后世的广告,大吹大擂者身价百倍,被贬者则狗血喷头,无人问津。\r
庞德公接过话茬,笑道:“许靖许文休、许劭许子将两兄弟为弘扬正气,抑恶扬善,二许凭其才识谋略,在汝南清河岛上开办了一个讲坛,每月初一命题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