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岚目送着邵徽从城楼上缓缓离去,若有所思 。
她认识邵徽时,他已是高州刺史,二十五岁出任一州封疆大吏。即使楚国世家多出少年高官,他这成绩亦是骄人。
邵徽出身商家,年少双亲俱丧,寄居舅家。他舅舅行商,一心想叫家中子弟搏个好前程,因而倾尽家财,在邵徽十六岁那年给他捐了个县令。邵徽十七岁那年,州县正欲洪灾,唯邵徽这一县,早有准备,受灾最小,因而得了朝廷的破格嘉奖,特特召入京城。
邵徽这一入见,便得了纳兰瑜青眼,同年任东宫冼马,二十岁时在纳兰瑜保举之下任中书侍郎,二十二岁出雍州高阳郡郡守,知高阳时,在纳兰瑜的支持下一力查出了震动朝廷的圈地案,二十五岁那年恰逢高州刺史死于周人手中,邵徽临危受命,拜高州刺史。二十八岁时,反水,由苏岚保举改投纳兰瑞麾下,纳兰瑜至死尚不知悉,江源下狱,正是邵徽一手交上的投名状。
邵徽这光鲜的履历之中,纳兰瑜这三个字占了太重的分量。邵徽知高阳时,关于他与纳兰瑜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人人都说,邵徽乃是纳兰瑜的心头之爱,说难听些,就是男宠之流。虽说,这传闻被纳兰瑜狠狠压住,可直至今日,尚有人讲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