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功名的工匠们,比如徐家等得既得利益者;痛恨他的恨不得吃了他的肉的人,比如魏良卿,比如周延儒,比如复社,比如没得到好处的东林党和江南大地主、大商人们!
因而,常威这道奏疏不但是朝堂之争,而且变成了学术之争,可以说这场争斗将关系大明朝未来的学术走向。
若常威胜了,他著的《国富论》《海权论》《将兵论》以及后面的《战争论》将会成为大明朝的主流学问,他所提倡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机械五科将成为继理学、心学后的显学,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
若常威败了,这些学问和刚刚兴起的西学将遭受严重打击。从此,理学的地位将难以动摇,复社将真正取代东林,成为朝野的重要势力。
因而,袁可立、常宽请来这十二位重要人物,意在明日的朝堂决战!
这十二人是:南京吏部尚书王在晋,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兵部左侍郎毕懋康,兵部主事孙元化,户部左侍郎林学曾,户部右侍郎郭允厚,刑部左侍郎苏茂相,顺天巡抚吴中伟,太子太保中书舍人王永光,右佥都御史毕自严,大理寺少卿何如宠,兵科都给事中御史龙文光。
这些人都是袁可立、常宽的故旧以前大都是尚书、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