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满了杂草,在草丛的深处,有一块矩形石碑,高及成人膝盖,宽若成人手掌,碑面斑驳不堪,凹凸不平,甚至上面还有许多青色的青苔,遮掩住了上面的字迹。
石碑下面是两块基石,甚是敦厚,一半在土里,一半在地面上,支撑起石碑,给人一种久历风雨而不倒的稳重姿态。
石碑前方有一石块做成的香炉,只不过上面只有杂草的尸体,却没有香火的痕迹。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这里原先有一土地庙,曾经这里也曾香火鼎盛,四周鲜花盛开,甚至一度被称为花庙,但却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拆毁了,只留下残基。
绕过土地庙的残基,有一条斜坡土路,沿着土路往上有一户人家,四方形,黄土墙壁,青泥瓦,这是**十年代南方房屋的特色,规规矩矩,方方正正,没有什么好说道的。
此户人家主人姓柳,名为柳往东,其妻名为余向男,在解放时期,受封建思 想影响,特别是乡村,重男轻女的思 想特别严重,父母生下她之后,盼望有一个儿子,故取名为向男。
柳往东与余向男有一个女儿,名为柳栖凤,此时改革开放已经迈过一个整整生肖轮回,许多开明之士,都已经抛开了重男轻女的思 想,柳往东所在的青山村虽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