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出来参加活动。之前我们做过一个专题,就是讲作家的商业化。本以为林翰这个从导演转行过来的,自己肯定懂得经营自己,结果倒好,他却比那些看似保守的作家还要保守低调。”
涉及到了自己喜欢的作者大大,朱大兴也来了兴趣,他凑拢过去追问道:“这什么意思 ,具体说说呗。”
现场的记者们都算是听众,那人并没有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出版业公开的秘密就是很少作家能光靠写书为生。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那些最成功的作家,他们的收入也大部分来自公众演讲、咨询或者教学,他们还利用作品带来的关注度名正言顺的提高收费。写作出版对他们来说,就是提升价格的道具而已。
比如我认识的一名经济板块记者,赵天一,他写过一本经济学作品之后,就依靠巡回演讲赚钱了,全国各大高校转一圈,给一些机关单位或者企业培训一下,一场演讲要价十多万,而他一周可以去同一个城市的五所甚至更多高校演讲。
当然小说作家而言事情要艰难一点点,会议或者其余活动的组织者会支付可观的演讲出场费给小有名气的非小说类作家,却不愿意付给小说作家。
作家们越来越多像流行歌星,歌星们以前主要依靠卖唱片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