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国家级《诗刊》表过作品的诗人,崔老师当仁不让地给予下面评价道——
“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语言只是工具。这诗以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为基调,融合了《爱莲说》、《蒹葭》等古诗意象,表达了一种‘期待思 念’的感情。古意和创新较好的结合一体,如‘剪一断时光、推开心窗、采下忧伤’等等诗句,仿佛宋词一样优美,非常好地借鉴运用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如果我要评的话,九十分。”
汪滟听了,脸上焕出兴奋的光彩,就好像是她被表扬了一样,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她这是为了“补救”自己在关键时刻没信任杨子建的减分,可惜其他老师并没有鼓掌,她拍了几下,只好讪讪地停下来。
各位老师一边讨论分析,也都认同崔攸的评价,然后看杨子建的眼神 有点亮了——这才不到十分钟,该学生就写出了一经典的诗歌,这份才气,这份急智,确实不是常人能拥有的,起码他们这些当老师的就肯定不行。
然后语文组组长、教高三的庄老师出题,他很简单,直接要杨子建写一篇赞美南剑一中的散文,一千字以上,按他的话说,《放学风景线》美虽美,但太消沉,不符合一中的正面宣传,因此要求杨子建就写一篇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