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杨子珍、杨子设、常舒雨,以及二伯的次子杨子龙,都跟在杨子建身边,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仿佛郊游一般。
杨子建成了孩子王,跟他们讲一些祖先的事迹,为了让他们听得进去,他笑道:“祖先杨时从小聪明好学,八岁就能写诗。但他却是一个‘不认真工作’、喜欢‘开小差’的历史名人。他考上公务员后,政府给他安排到汀州工作,他装病不去上班,躲在家里研究理学。几年后,政府又安排他到徐州工作,他又不去上班,跑到洛阳拜大学者程颢为老师……杨时把北方的理学融会贯通,然后传到南方来,形成了闽学,他是闽学的鼻祖。当他开始工作的时候,又非常严厉负责,而且不怕得罪人,敢于和蔡京、童贯这些大奸臣斗争,还支持名相李纲抗金……”
几个小鬼听得津津有味,就是旁边的大人,也不禁听得入神 。
杨子建讲的内容,大多来自宋史、南剑府志和南塘镇志,只不过加了他的一些个人理解。
走了半个小时的山路,终于抵达启佑堂。
启佑堂由于被当成林场仓库而完整保留下来,面积有五百多平方米,前面有一片观景坪台,周围有大理石栏杆,左侧是半亩方塘,里面还长着一些荷花,但更多的是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