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一看就给人一种小清新的感觉。
右上角,还有两列题字,“曾见二水山人笔,师曾陈衡恪写。”
“咦,这竟是溥心畲的作品,还有陈师曾的题字,果然是件好宝贝”
李逸先是看到上边钤有“师曾”二字方章,还以为是陈师曾的作品,此刻听到钟皓晴这么一说,顿时吃了一惊,凑过去细看,不由汗颜,这还真是溥心畲的花卉图。
溥心畲原名爱新觉罗溥儒,一开始字仲衡,后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是清恭亲王奕欣之孙。他在山水、人物、花卉以及书法上皆有不俗的成就,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
溥心畲的作品,在画面上的任何一个部位,无论是表现的技法、形式还是意念,都体现出了一种自然亲和的世界观及文化观,似乎并没有什么新颖不凡的创见。
然而从时代意义而言,溥心畲亦代表了传统华夏知识份子在面对新文化转型时众多反应中的一种典型,那就是坚持文化道统的立场。
这虽是一种极端的保守主义,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他却保存了一个传统时代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延续,这使得他的后继者在现代的人文精神与新画风发展方面得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