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寒学子为首,觉得读书斋给天下学子大开方便之门,是善举。
李文渊见到慕清秋后神色非常复杂,学子归派别的时候,他可是反对一派,那时候他不知道读书斋出自一个七岁小丫头之手,前些时候父亲以此事激励他,他依然持怀疑态度,觉得不可能。
可是现在,见到笑容浅淡,老成持重的的慕清秋,他却莫名的信了几分,忍不住心中感慨,甚至有种白读了圣贤书的挫败感。
据说一年多前,慕清秋和其弟慕清暘被亲爷爷叔伯赶出家门,那时候他们连口吃的都没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还改变了整个古阳镇。
这得有多大的智慧与魄力?
想起在学府与那些寒门子弟分庭力争,李文渊突然觉得他们是在玩小孩过家家的游戏。
一个七岁孩童创办读书斋、造福天下寒门学子的时候,他们在玩游戏!
真是可笑,真是可笑至极。
他们有什么资格去评判读书斋的存在意义?他们该感到羞愧,该引以为师,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更加奋力进学,有朝一日以真才实学,拼的庙堂高位,那才是真本事。
慕清秋压根不知道,她已经成了卧龙县众人皆知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