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养马,因为山地养出来的马一般都是耐力好的马匹,这样的马适合长途赶路,而且驼承的重量也比较大,而且还不挑食。在黑田职高的印象中,这样的马匹实在是太好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人士,想事情还是从收入成本上来考虑。
实际上黑田职高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至少和他心目中的骑兵的情况是完全不符的。黑田职高的设想是组建一支机动力强,而且作战犀利的精锐之师。山地马吃苦耐劳这一点确实是符合条件,但是一般的山地马却缺乏冲锋时候的冲击力,是很难应对大规模作战时的冲锋任务的。
相对来说,倒是甲信一带的战马可能比较符合黑田职高想法,既有耐力,而且还具备初步的冲锋能力。
按照延喜式所载,倭国历史上信浓的御牧(皇家马场)有十四所,甲州三所,上野九所,武藏六所。在每年八月进行的驹牵仪式当中,从信浓、甲斐、武藏、上野四国将进贡的马匹从逢坂关以东带进畿内,在御所接受检阅,其数量为信浓八十匹、甲斐六十匹、上野五十匹,武藏一百一十匹,共计三百匹。
这个数字其实已经非常不错了,虽然之后因为战乱频发,导致很多御牧废除,或者是被大名家所私有,不过甲信上野一带产马的基础还在,这也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