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可惜了。”
这是他第二次表达了对曹安的惋惜,朱瞻基心中一动,说道:“可要我派人去传个话?”
太子看好你的儿子,你曹瑾怎么说也得心动了吧?
凡是不笨的人,大抵都知道儒学只是个敲门砖。
可换个敲门砖难道不行吗?
这时方五进来了,把方醒走后那三人的话说了一遍。
“是个老狐狸,却也绵里藏针,可惜那丁仁却过于刚愎,没听出曹瑾话里的意思。”
朱瞻基冷声道:“他们只是打头的人,后面不知道有多少,这是警告,也是试探。”
“他们想警告,警告咱们召回那些学生,让那些自学的自生自灭。他们想试探咱们的态度,若是退了,那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麻烦。”
“不过曹瑾当年为官兢兢业业,家中也没趁机招揽田地奴仆,很是清贫……”
对于德行高深者,方醒总是抱着敬意。
“大明需要弘扬那些道德高士,但却不能强迫所有人都照着这个模子去做。”
朱瞻基对此深以为然,朝中的官员那么多,可真正称得上是道德高士的有几人?
可道德高士能做好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