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服侍的青年,在给彭通递酒时,悄然声息地将一张木浆纸塞进彭通的衣袖中。
让周围做好掩护,彭通从衣袖中拿出纸条一看——果然是桂西、桂中兵部、工部等要员的名单。
画了红圈的,应该是贪财好色、易于解决之辈。
彭通笑着将纸条烧毁,然后找到这家酒楼的掌柜,说了几句‘黑话’,表示自己身上有货,并将随身携带的一斤白盐掏出,表示会以市场价二分之一的价格出售,但前提是必须找到好买家!
掌柜借酒楼的名义,在桂州做了十五年的走私生意,自然清楚彭通的意思,直接带他到二楼的雅间,将其引荐给整个桂西最大的买家——桂州刺史许秋山!
“许大人,小人见您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红光满面,额头还泛着金光,定是大富大贵的预兆啊!”
彭通阿谀奉承了一番,步入正题,“正巧,小人手上有一百斤的纯盐,质量要比市面上的粗盐要好上数倍,但价格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
说着,他又从衣袋中,掏出大概一斤的纯盐,谄媚地笑道:”您瞧瞧这纯盐捧在手上,闪闪发光的,多像是朝廷前的华表啊!有了它,大人就能像广州的杨刺史那样,在桂西起一座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