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岭南李恪、新上任的岭南节度使李恪还没有对他动手之前,便逃之夭夭。
之后又在岭南的军队大举进攻桂州之前,早早跑到安南州。
最后又得知李恪通过银两,将整个安南州全部都收购了,当机立断地跑到了天子脚下。
由此可见。
这个杨得财还算是比较有自知之明,以及远见。
在‘富贵坊’当一个小小的看场子小喽啰,又或者是跟吐蕃的斥候(间谍)交接的小喽啰,还真的是有一些屈才了。
不过。
谁让他杨得财从头到尾都站错队伍呢?
谁让他杨得财咎由自取,选择做贪官,不站在百姓的利益这一边呢?
谁让他杨得财选择走捷径,哪里能深切地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呢?
这个世界还真的不缺少聪明的人。
也不缺少识时务者的人。
但是,想要成为‘俊杰’,就要懂得割舍,懂得吃亏。
如果在广州的时候。
他杨得财选择低头,主动效忠当时的岭南王,即现如今的贤王李恪……
又怎么会落得现如今的这一般田地?
话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