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见钱眼开!
冯氏眼见如此,回去又请示了公婆,就多送了粮食到宗祠,每日也请妇人们一起吃饭。
果然妇人们再没拒绝,忙碌的也更是尽心尽力。
里正把这些看在眼里,越发起了团结村人,跟随着林老爷子一家的念头。
这一日,他趁着老爷子背了娇娇送来学堂的功夫,就提起了话头儿,“大伯,我这几日琢磨着,娇娇那日说的筷子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们记住,也特别激励人心。不如让大江兄弟挨点累,打磨几十根筷子,刻了村里孩子的名字,每人一根儿,等他们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拿出来都知道是自家兄弟。你看如何?”
说罢,他生怕老爷子反对,又道,“这做筷子的木头就取咱们东山头上的松木,老人们都说,咱们这里天寒,松木同别处长得不同,以后也好做个鉴别,也是念着家乡的意思。”
老爷子想了想,自觉没什么坏处,就点了头。
“这事是好事儿,我倒是不反对,但这筷子既然是咱们林氏族人的标记,就不能随便发下去。每家孩子要在学堂里读过一年书,而且年纪到了十岁才可以得到一根。事先,这筷子要供奉在祖先牌位前,过年大祭司的时候,当场刻了名字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