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很是感激又欢喜。
他这一辈子收了无数的寿礼,古董字画,孤本书籍啊,金银玉器啊,什么都有。唯独没有人以他的名义开设收容大院儿,救助贫苦。
行善积德,永远都不嫌少。特别是对于他这样一只脚迈进阎王殿的老人来说,特别相信因果,相信轮回。
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寿礼了,他亲自到了大院儿,里外看过一圈儿,再回家就提笔写下了“善福堂”三个大字,这就是大院儿以后的名字了。
顾名思义,这处大院儿是积善得福之地。
林大江亲手做了匾额,挂去了大院儿的院门之上。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放炮喧哗,毕竟这是行善,不是为了邀名取利。
善福堂就这么静悄悄的开张了,当日就收拢老幼孤寡三十几人。
刘氏带了十几个帮手,忙的是脚不沾地,烧水让所有人洗刷干净,换了新袄裤,再住进烧暖的房间。大炕上铺了金黄的草席,被热气一烘,散发着如同秋日时候的草香。
被褥虽然是各家捐出来的旧被褥,但浆洗的很干净。再捧了大碗,喝着米粥,所有人都好似做梦一般晃了神。
有了这样好地方,不必再犯愁夜里去哪里避风雪,不必再担心早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