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田间出产都不够各家填饱肚子,年年还要朝廷批准免税,才能避免饿殍满地的局面。
再看看如今,整个县城的孩子几乎都在林家的学堂读书,就是没读书的,那也是读完学了本事,开始寻了差事赚工钱补贴家里了。
男人们年年跟着林家开稻田,育苗插秧,秋日时候收割了稻子,交税之后再卖给粮商,得到的银钱足够一家人好好活个两三年。
女人们照料孩子老人,夏日就抓了鸡雏,冬日开始产蛋,卖回的银子,甚至比男人们种稻子还多。
农家人荷包里有银子了,日子好过,自然要给孩子添点儿纸墨笔砚,妇人要裁剪心意,老人要称二斤点心,就是家里做菜都要多添半勺油,晚上孩子点灯写字,也不用在乎了。
不必说,城里各家铺子的生意就好了,特别是来往北茅的商队多了,送来绸缎布匹,胭脂绣线,各色用物,带走北茅的冷水米,毛皮,林家的草编物件儿。这些人需要住店,需要吃喝,需要走动挑拣特产。
铺子生意好了,就需要人手,于是林家学堂出来的小子们,能写会算,机灵又懂事,自然是首选,他们赚了银钱给家里,家里盖新院子,打新木器,娶媳妇儿置办嫁妆,城里又热闹了。
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