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一句话定了基调,众人也就不再多说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狼头村那边的水泥窑送了第一批水泥回来。粗布缝成的大袋子,一袋子足有五十斤,装了足足十车。
林大海特意寻了一个通风干燥的库房存储起来,然后带了一个小队开始给建好的猪圈和鸡舍打水泥地面。
粮囤村的猪圈和鸡舍建的比较远,考量到空气的问题,还有堆肥攒粪的问题,就建在了村子西南方向,也算一个地标建筑,把水田和旱田分开了。
冬日刮的是西北风,夏日刮的是东南风,这个位置算是完美避开了臭味扰民。
否则再好的饭菜端上桌儿,窗外飘来…嗯,怕是谁也没有胃口了。
猪舍和鸡架建的很大,前后四排,两排鸡舍,两排猪舍,都是石头地基。地面上半截青砖半截土坯,木架房顶,披了厚厚的草帘子,中间加了油毡隔雨,两侧有门户出入,墙上每隔两长还有通风的窗户。
鸡架是通长的,中间摆了很多木头架子,架子外围绑了食槽和水槽,平日供给小鸡们喝水吃料。
而紧靠墙根的位置,则是密密麻麻摆满了草窝,几乎没有插脚的余地,这就是小鸡们以后的生蛋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