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气,“相比起来,还是林大山的卷子更胜三分,这次一定会榜上有名。”
有书院先生不服气,酸溜溜道,“咱们书院的弟子,若是有姚老先生指点,不必三年,怕是也会如此出色。”
周山长倒是中肯,摇头道,“时也运也,师兄指点过的弟子自然是好,但今年出题明显偏重实事。咱们的弟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抡起实务,多是纸上谈兵,空泛之极。而林家起于微末,带着北茅一县百姓发家,林大山身在其中,所闻所见所行,自然深受影响,随便写一写,就同民生相合,文笔又不差,自然要高出一截。”
众人都是点头,虽然还是有些不甘心,但也没办法,毕竟他们也不能把书院的学子们都撵去乡下体验生活吧。即便他们想这么做,学子家里也不一定同意啊。
“那山长是说,今年的解元是林大山了?”
“若是不出意外,恐怕是了。往年都是丞相主考,今年陛下多有干预,就是考题都是陛下亲自拟定,形势定然会有所变化。”周山长的神色倒是看不出如何,岳麓书院的学子,几乎是寒门一半,世家一半,往年世家子弟得偏重,科考时候录取多,寒门少很多。
如今因为明德帝要借林家这把梯子,扶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