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人比他们更早。
不必说,都是慈安堂的老人和半大孩子们。这两年,夜岚为了累积功德,没少在京都内外开慈安堂,老人帮忙洗衣做饭,拾掇卫生,孩子们则教授写算,学成之后。聪明懂事的安排差事,一般的就自力更生谋出路,剩下的就去扫街,做些跑腿儿的活计,总之不养闲人。好手好脚的,有力气能活命的,年过十五就必须搬出慈安堂了。
如此,累积下来,慈安堂里如今老人足有一百多,十岁出头的孩子一百多。
这次领了卖冰棍差事的老人和孩子有七八十人,同样一人一只箱子,都是林家提前送到的。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论起新冰品,粮囤村的妇人们自然更清楚,甚至还事先尝过味道了。
这会儿免不得就热心的同老人孩子们攀谈起来,最后等冰窖的管事把箱子装好,所有人都熟识了,甚至分好了各自活动的区域,以免互相抢生意。
一百多老人妇人和孩子,就这样在日上三竿,烈日刚刚施展威力的时候,就这般一人一口箱子走上了京都的街头。
很快,热闹的街市上就想起了吆喝声,“果味小冰棍儿啊,四文钱一根,又甜又凉爽啊!”
“甜蜜大冰砖喽,只要三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