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作坊做小工儿,闺女也带了丰厚的嫁妆嫁出门了。王家媳妇儿简直见人就夸战王和林家好,恨不得给林家和战王立个牌位,日日烧香磕头。
其余十几家也是感激之极,每月休沐之人,这些人回来的时候,家里都是聚满了人。无非是想托付他们把家里的儿子也介绍到作坊,总之只要作坊要人手,他们就是工钱减半也愿意去啊。
如今,好不容易盼着又来征召,家家户户可是乐疯了。
只不过,这一次大伙儿要去的地方远一些,海州,大越的东南海边。
众人有些犹豫,毕竟故土难离,但凡故乡能活命,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亲卫们早被嘱咐过,就道,“海州虽然远了一些,但那边的一切吃住待遇同狼头村作坊一样,而且安家银子翻倍,给了二十两。月钱也涨到八两,其中三两在海州发放,其余五两,每月月底由林家的管事亲自送到家眷手里,这也是林家的传统了,省的在外的子弟惦记家里没有花用,费心费力往回送钱。
另外,远行的师傅们,家里的孩童可以送到粮囤村小学读书,吃住全免。而且狼头村作坊再招工,也优先录取家眷,这名额包括远行师傅们的儿子,还有女婿。
我们王爷和林家,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