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去改,反倒真的让人雕了一只石猴,身穿虎皮裙,头戴禁锢,手里握着金箍棒,叉腰站上山的路口,威风凛凛,骄傲得意的模样,真是栩栩如生,惹得村里孩童们闲着无事就要跑来看一看。
虽然书院处于一个夹缝地带,却半点儿不逼仄。因为买下五指山的时候,连带山脚五亩方圆都包括在内。
而这五亩地就是书院的所在了,规划的时候,就直接分了四个区域。一个教学区,包括两座教学楼,一座图书馆,都是三层的结构,主体是砖石抹了水泥,但屋顶却翘沿檩瓦,添了几分古意。
大大的窗户,分了两层,外边一层是实木薄板,挡风保暖,内层是巴掌大的菱格或者方格,糊的是最薄最透明的油纸。这么设计主要是为了冬日学生读书时候方便,有课的时候,开了外窗,光线透过油纸,屋里很亮堂。没课的时候,或者夜晚,关了外窗,再冷的风就一丝都透不进来。加者所有墙壁几乎都是火墙,楼下烧柴,冬日保管不会冷。
第二部则是活动区,同第一区域之间夹了一栋二层的大礼堂。一楼分了很多房间,二楼则是阶梯教室,正面是一个铺了红色毛毡的大舞台,毕竟墙上写了一行大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明德帝等人原本以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