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德国的情况真如此紧迫?”
“是。”李孔荣点头,“德国要么像俄国那样内部革命,要么就只能对外起战争,戈林所主持的四年经济计划其实就是军备计划,特别是合成石油计划。但德国的情况显然撑不到四年计划结束,这也是他们看重与我国以货易货贸易的原因。”
因为之前李孔荣驳的戈林哑口无言,孔祥熙并未怀疑他的信息是否可靠,他只道:“那我们岂不是要早作打算?”
“是。”李孔荣有些紧张的点头——既然要卖情报给常凯申,那他就不能告知孔祥熙七七事变,他只能拿德国动战争说事。“卑职认为军火应该大批量订货,不必在意利息,以免德国日后中断军火贸易。而且应该订购那些能快交货的弹药、枪炮,不应订过一年以上的军火,因为订了也会因为德国自身战争需要而最终取消。”
“那潜艇呢?”孔祥熙笑了起来,他觉得这个副官有些可爱——既然平生的理想是驰骋大洋,可却建议自己不要订造潜艇,那潜艇的建造期好像是要过一年的。
“潜艇最好是买现货,能卖多少是多少。实在不能买……”李孔荣心中开始不安,他对民国海军订造潜艇的情况并不熟悉,但历史上并无德造潜艇参加抗日,这只能判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