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自己穿越,就想着去见常委员长,倒不是他喜欢常凯申,而是常凯申是抗战的最终决策人,只要找他才能改变战争进程,这是最有效也是最简便的办法,可惜那时候他只能晚上活动,后来出国,战争已经开始了。他很快对常凯申完全绝望,这时候找不找常凯申抗战都还是这个格局。而国府的问题不是上面的问题,它是整个军事体系的问题。
就比如1944年军队缺少武器弹药战斗力薄弱,这个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山野炮数量不足就以山野炮为基础编制部队,有多门炮编就多少个师。这样也能凑出一些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何应钦就持这个态度,那就是军队缩编,加强战斗力的同时还减轻了后方压力,可徐永昌死活不同意,底下很多派系也不同意,每次整编都在扩军,军队数量从两百多万扩充到五百多万(主要是中央军在扩充),其实这五百多万军队战斗力还不如之前的两百多万。
“常委员长身边能人多,我那能说的上话啊。”李孔荣推诿道,“我想我还是办好新中防务,造好武器打日本人为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