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放置重膛弩、投石弩的阵地,姚文瑾在东城与南城的外侧,挖掘壕沟、夯土筑造矮护墙,形成新的多层次的防御阵地,以应对敌军的冲击。
由于阵地相对狭窄,姚文瑾也只是在城外阵地总共部署四万兵马,更多的兵马作为预备队,留在残城之内,准备轮替上阵。
考虑到虎啸大营皆是这些年随俞宗虎南征北战的百战精锐,普通将卒的作战经验都极丰富,姚文瑾从南城多调了两具重膛弩,加强虎啸大营进攻的东城。
就见虎啸大营三个千人队,除了六辆轻型天机战车外,还将四十多辆盾车密集排布在阵前,形成一道能封堵淬金箭雨的盾墙,将身后的同袍牢牢护住。
宿卫军的淬金重锋箭储物有限,六辆轻型天机战车顶端所安载的重膛弩没有咆哮,却见几架配重式投石弩跟随着千人队缓缓往进,甚至在行进过程中,就不断抛射泥丸弹,以校准方位。
姚文瑾此时重点加强保护重膛弩阵地,将多层圆木扎制的木排,搭覆到重膛弩阵地的遮棚之前,继续加覆草土,以减轻石弹的冲击,看敌军校准抛石弩的试射,他们的目标也是想先尽可能多的摧毁这边的重膛弩。
这一刻,激烈的战斗气氛像翻腾的晨雾一般,在这数里方圆的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