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真要是扑下身子去苦读十年八年的书,未必考不上,但实在没有那个心劲儿去下苦功读书。
钟浩毕竟后世是一个年近而立,经历过各种繁华和喧嚣的成年人,实在是难以静下心来,去做一件可能耗费十年半年苦功,还未必成功的事情。
除了参加科考,其实大宋还有别的途径出仕。
一种是恩荫,但显然钟浩在大宋没有一个做高官的老爹,恩荫是不可能的。当然,钟浩觉得自己要是真是在这个时代有个高官做老爹,自己也是一个衙内了,还有啥必要去奋斗,就等着吃喝玩乐便是了。
还有一种是进纳,就是直接花钱买官儿。但这种官儿,大部分是些闲散官位,也没什么权力。这种官儿不被视作正途,基本没有晋升的机会,而且一旦出了什么事情,一般由他们先背锅。很多富人捐个闲散官位纯粹是为了死后在族谱或是祖祠上面的名头好看些。钟浩觉得这种官儿显然没多大吸引力。
最后一种就是荐举了,就是投到某位高官门下,立些功劳,等待合适的机会,由高官举荐给朝廷。这种方式出仕的官员,一般是不会被进士为官的官员排斥的。因为这种方式出仕为官的人,一般都是有真才华、真本事的。这种方式出身为官,升迁还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