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禄金帛。又以土人补将校,使勇者贪于禄,富者安于家,不期月而人心自定。”宋朝大臣刘平的《攻守疏》中提出的这对待西北土豪的政策,也成了日后大宋对折家这样土豪实施政策。
当然,朝廷虽然默许了府州折家作为一方土豪世袭其地这种特殊的存在,但却并不代表对他们绝对的放心。比如府州的历任通判,都是朝廷派来的流官,而折家无权任命,这其中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就是监视和牵制折家。再有像总制麟府两州军队的麟府兵马司,一般也都是由麟州知州来担任这麟府兵马司的总管,而府州的折家只能担任副总管,目的也自然是为了制衡折家,以防他们造反。
而且在官位差遣上,朝廷对折氏也多有限制。折氏家主虽然能够轻易得到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等高位,但差遣一般官至路钤辖而止。大宋的武将在前线的最高职位是路副总管和路都部署,折家便从未被授予过。而隔壁麟州放弃了土豪身份、彻底成为大宋之臣的杨家,则从杨业起,杨氏三代都能官至路副总管或都部署。
显而易见,以前同为西北土豪,但比起依旧世袭府州、不放弃土豪身份的折家,大宋朝廷对杨家这样放弃了土豪身份的家族,更加信任一些。所以,折家世袭府州也并不是没有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