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合格的卷子,才有被继续阅下去的资格。
不符合的,便直接被黜落,哪怕你后面的诗赋和文章写得繁花似锦,考官连看都不看。
有人也许认为这样不公平,但确实可以大大减轻考官的工作量,而且也有道理……帖经、墨义只看基本功,要是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没学扎实,可见这考生的学习态度如何。
对于这样的考生,怎能被解礼部?哪怕他的诗赋文章写得花团锦簇,也不能取中。
大概在这个帖经和墨义环节,就会有五分之二的考生被黜落,但真正的评判考卷的困难在后面,也就是那诗赋论和策论。
诗赋论和策论,都是主观题,考官必须一遍遍通读,才能评判优劣。
为了防止考官敷衍,每科主考官要求那些阅卷官给考生的文章断句添加句读。文言文都是没有标点的。呃,后世读的文言文自然是为了方便阅读,后人添加上的标点。
只有加上标点,才能证明你已经读了,而且每一份都要标点。
精读还不够,还要写评语。不管是录取的,还是不录取的,都要给出阅卷官如此评判理由。
每名考官二百份试卷,一千六百篇文章,要求在十日内很是严谨的批完,这个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