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前仆后继的奋斗。
朝廷初授官职的依据,便是新科进士们在殿试中的考试等级来授予的!擢在上第的进士,不待十数年便能位至公卿,也正是因此殿试考试定等分甲极为重要。
当然,说是授官,其实是指得审官院授予差遣,当然差遣也是一种官身。这些吏部给这些新科进士们的散官官职告身,在传胪大典上放的锦囊中已经一起下去。这次授官,是指得审官院授予他们敕黄。
按规定,状元授从八品作监丞,通判诸州。榜眼和探花并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第四第十名甲科进士为诸州参军或推官。其下的第二甲其余新科进士为试衔大县丞、簿、尉,第三甲试衔中县丞、簿、尉。
前十名的甲科进士是直接授官的,而所有甲科进士以外,都是试衔的,并不正式授官。
所谓试衔,就是未正式授衔的实习官,也就是以学习为主,并不掌权押印,这些新科进士们先要实习三年,才能正式授官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甲科进士的优势,一开始起步便已经比其他进士们领先三年了。
大宋的所有新科进士都会外放,都会在基层待过一段时间,哪怕是那些包括状元在内的甲科进士,都会在地方上待一段时间。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