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早就听了鸳鸯悄悄回了抱琴的事情,又将元妃和探春的行止相互一印证,便猜了个**不离十,满面笑容地告诉贾政:“三丫头得了娘娘的青眼,是她的福气,也是咱们家的运气。前头不是众人作诗?娘娘寻了她过去誊抄,你们瞧见的卷子便是她抄的。大约是抄卷子的时候跟娘娘说了几句话,我瞧见娘娘的样子悲喜交加,显然是三丫头的话说到了娘娘的心坎儿里。落后还狠狠地告了宝玉一状——”
说到这里,贾母不由得微微一顿,忍不住替宝玉辩解:“只是玉儿才多大,难道能做出四首诗来还不行么?这三丫头对她哥哥的要求也太高了些。”
接着却又笑了,“唉,孩子肯操心家里的前程,是好事情。难怪娘娘喜欢她,特别地告诉了你媳妇,她思念姐妹们,让再进宫时,带上三丫头呢。”
最后意有所指地说了一句:“跟着娘娘的抱琴和清韵,这几年家里都怎样了?我几次问,你媳妇只说挺好的。这回她们跟着回来了,院子里却没见着人家老子娘,心里不定多难过呢。”
贾政哪里管得到这些?闻言只好诺诺,过了一会儿,皱起了眉头:“让三丫头入宫去见她?娘娘这是想做什么?”
贾母满心欢喜,笑道:“当然是要当面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