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相提并论。”
“前朝三百年,之所以要亡,是横征暴敛天灾**水深火热,百姓活不下去了。”
“有这亿万百姓的呼喊,革命才酝酿,这是大数,顺乎天而应乎人。”说到这里,裴子云忧郁目光扫了一眼:“你是读书人,是官宦子弟,应该懂得这点。”
听了这话,中年人颤抖了起来。
革命乎贵在顺乎天而应乎人,这话他当然知道,每朝天子都是“受命于天”,每一朝都是在革除前一朝的“天命”的基础上建立,这是历朝更新的最高法理。
“旧朝不是不可以挽回,人力可撑天,虽中兴甚难但挽回几十年屡见不鲜。”
“大凡起义,终又镇压下去,就属此种。”
裴子云叹着,自己世界上黄巢起义、太平天国起义,都属此种,后人觉得平常,实际上成败在一线之间。
“就算不能挽回,千古之下,忠臣壮烈殉国屡屡出现,各为其主理所当然,新朝虽敌国君臣,甚少加罪,往往过个几十年还给予褒恩——听闻今上已有这想法,只是还没有颁行,留给了下代皇帝。”
“可为什么你父杜子农惨烈至此,却不在名单?”
“因你父不顺天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