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国子监或是各路的考官们,都要投入到紧张的阅卷工作中去,这可是能够决定一名学子前途的,自然也是不能马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徇私舞弊的,但朝廷还是有很多办法防止舞弊。
毕竟这个时候的考试题,都是主观题,不像后世的题大部分都变成了选择题,由计算机来阅卷,人为的因素就排除了,这时候批阅考卷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都是以考官的喜欢来决定,特别是前三甲,那更是主考官说了算。
大宋科举考试,批阅考卷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由普通的考官进行挑选,找出其中比较好的,淘汰那些一看就不行的卷子,这样一挑选下来,起码就得好好几个时辰,然后是主副考官从挑选好的试卷里面找出需要录取的考卷。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防止考官给走后门,认字迹,还需要让人重新抄录试卷,再进行批阅,这样就更费事一点。同时,在批阅考卷的时候,暗格里面学子的身份牌是不能打开的。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考官们忙着阅读和推荐考卷,主考官王沂孙偶尔顺手挑选几份考卷来看看,他倒是很想知道,在这一批学生里面,有没有惊艳之才。
一个副考官突然惊讶道:“这词怎么看也不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