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理宗皇帝也知道,尽管朝廷规定各作坊监长官吏须是谙悉兵器造作的内行,然实际执行情况却往往与朝廷要求相差甚远。
随着他精力一年不如一年,对大宋的控制也越来越弱了,最后大臣们挑选监长人吏越来越流于形式,监长之职多为势要所把持。
其实这也是历朝历代的通病,特别是在那些昏暗的年代。就拿宋朝的军器来说,到了北宋仁宗宝元元年,庞籍说:“臣闻在京造甲之所,近年以来,多不择监长之官,率皆势要为之”。
而到了南宋高宗绍兴末年,也有臣僚反映军器所监官“多是贵戚势要子弟为之”。这些人多是通过不正当途径混进来的,“素不谙晓军器样制,只是据凭工匠造作,其间有不如法者,亦莫能知”。即便其中有一些稍懂军器造作,却又常常玩忽职守,不能尽职尽责。如神宗时,东西作坊弓弩作监造官席延赏“惟听匠者之所为,不躬自省视,职事旷弛不知”,致使所造弓弩“苦良相远”。
其实现在的军器监所制作的兵器,质量上已经下滑了很多,当然理宗皇帝也有耳闻,只不过知之不详罢了。他非常看重的火炮制作院,其长使人选,当然不能马虎,因此尽管丁大全是他非常倚重的大臣,但他依旧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