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听了这才豁然开朗。??可他们都是有经验的老农,道理虽然简单,可种植方法每迈出一步,得要多实践。就象这棉花在外国以及在大宋偏远地方出现了多少年,可谁想得出这种种植办法?
李响前世也不是农民,但他经常出差,加上他细于观察,记忆力好,这才看到并记住那些农民种植方法,没有想到这时候却用上了。
他又说道:“本官也看到过你们种植的办法,还有一条原因影响了你们的收成。现在有人也知道了想要果树长得好,把果树的主干剪掉,让它侧枝繁盛,才能长出更多的果子。棉花也是一理。棉花有许多枝子其实不结果实的,本官姑且叫它公枝。这些棉枝白于白浪费了地里的营养,还使那些母枝处于弱势,自然也会影响到收成。所以这些公枝必须要打掉。你们还要记住我的选种法。这种作物毕竟刚引进,还不适合本地的气候变化。长期坚持下去,若干年后,亩产千斤毛棉并不是梦想。”
这句话才是大家最想听到的。
李响又按照记忆告诉他们大约的株距、行距。然后教他们花生窝种、土豆发芽剪果实种植、移载。
过了两日,突然圣旨到了。
李响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又召他去,不会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