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郝仁几个镇守大员,都是做过庆丰军的参军,如今分镇四方,有足够充足的基层经验,一旦抽调回来组织内阁,各个都能了解下面的情况,政令能够更贴近现实,至少不会出现拍脑门的政令。
徒单钧起身道:“主公,征战历来乃武将之事,主公只需坐镇庐州,遣我们这些武将四处征战就是了,无须劳动主公长途远征。”
“我们的敌人多而且请打,有些时候,本帅是必须亲自去砍掉敌人的脑壳,何况我正值壮年,我出现在军阵前,会大大提振我方士气,挫败敌人的锐气!”郝仁反驳道。
“主公已有三位公子,主公何不在公子中选出有贤德者立为世子,世子虽然年幼,只需派几位干练的大臣辅佐,就算主公长期征战在外,有世子坐镇后方,可保后方稳固,早立世子,乃是庆丰军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施耐庵进言道。
郝仁本意是想,让几个镇守地方的大员,组织一个中央机构,对庆丰军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中央集权,不能再对下边进行粗放型管理,时间久了,容易形成新的割据势力,搞不好容易造成内部分裂。
结果被施耐庵曲解为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一点,是郝仁始料不及的。
庆丰军最终走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