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栅极,技术人员将2d平面栅极“拔”高成了相当薄的、从硅基体垂直竖起的3d硅鳍状物。这样,在鳍状物的两侧和顶部各有一个栅极,形成导电通道,增加了反型层面积,提高了次临界斜率,降低了漏电流和临界电压,进而实现电流控制。
使晶体管在“开”的状态下让尽可能多的电流通过,而在“关”的状态下尽可能让电流接近零,降低了功耗;同时还能在两种状态之间迅切换,开关度快就可以提高晶体管的性能。
原理上,3d处理器并不复杂,但要实现它非常的难,所有的生产设备,包括封装生产线都得更换,所有的设备包括刻蚀机在内,都要具备3d三栅极的功能,只要有一个工艺环节达不到要求,3d处理器就做不出来。目前,全世界只有英特尔才掌握这项技术,amd都不行,台/湾的台积电就更不行了,他的芯片生产线,还是美国公司供应的呢。
换成这一时空,英特尔公司肯定不会有机会掌握3d三栅极晶体管技术了,因为他们的展方向已经全变了,cpu不在是英特尔的核心业务,更不会是它的唯一业务,台上正在讲话的安迪.格鲁夫早已被闪存未来巨大的市场前景迷花了眼,已经找不到北了。
看着在台上意气风的安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