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陪嫁不起来。过了几年之后,李月补了李姴一份体面的嫁妆,具体怎么样,李斐又没有过问。但是,总不至于这么几年就拮据了,还有梅家的家底子支应着。
李姴睇看了李斐一眼,她总不能告诉襄王妃,她的丈夫是深恶当今朝廷积弊沉疴,才不去科举出仕。而去九江当知府的宾客,若能宾主尽欢,她的丈夫就是在运作四品知府的权利。一个举人通过会试殿试,候官授官,什么时候能熬到四品?去做宾客反而是捷径,能早办点事实。所以李姴也只是讪笑道:“家里的那点家当,吃穿是用不尽的,既然这么着,我也不在乎我是举人娘子还是进士娘子,随他钻研去吧。”
“大姐是这个想法就好。”
李斐记得临安府有一个秀才四十多岁了,也没考中举人,家里的娘子老大的不如意,要和丈夫和离,最后秀才出妻。
嫁了读书人就怕是这种情况,苦熬一辈子丈夫依然不得寸进,妻子出嫁之时盼望的夫荣妻贵化成了泡影,妻子也会觉得是遇人不淑,滋生怨怼。李斐会担心李姴太过执着在丈夫的功名里。
李姴确实不是吃穿不愁就愿意安稳一生的女子,她看中丈夫的功名是为了那份入世之心,现在她也是为了这份心情在奔走的,她坐直了身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