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利,不禁莞尔:“清有事寻伏义,主公莫不是也要一起?”
吕布这才回过神来,将浓眉一蹙,直截了当地就表示了不满:“重光有何要事,不可与布分说,却非找伏义不可?”
要不是刚经历过吕布一脸凶巴巴地八卦他私生活的尴尬,燕清得以摸着了一点他时而古古怪怪的性情和突然发脾气背后所蕴藏的规律,否则这会儿又该产生误会,觉吕布是心疑他要与高顺等人结党营私。
然燕清已经明白了,吕布虽贪财好色,急功近利,又好赖不分,用人唯亲……有一箩筐缺点,可有时候就是特别原则分明,外加极其不会说话。
再配合他那凶恶表情,哪怕出自好意,也极容易让部下误解成让人心寒胆颤的恶语来。
能得一个高顺已是吕布祖上没少烧香了,绝无可能每个部下都有这样的无怨无悔、被错看慢待也不离不弃的忠诚,和一颗雷劈不碎的金刚心的。武将姑且如此,更何况是心思细腻,一句话掰碎了能分成十句话理解的文人。
燕清不由想起在《九州春秋》里,就有讲述吕布之所以被人批作“苛待下属”,导致军心涣散,人心难聚的最大原因:那是吕布势中的骑将侯成,有次为军中牧了十几匹马,谁知那属下要卷走这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