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还到处跑去占人便宜。
现他眼界宽了,口袋也饱满得很,自是大方得没话说。曹操的人不肯投降,他满脑子都是昏迷不醒的燕清,既不介意,也没心思去计较,索性先将俘虏一概关着,曹操家眷的待遇则稍好一些,准备回头再跟军师们商榷接下来该如何去办。
当然不会吝啬至好吃好喝地供着俩军师都极为看重的文人。
而夏侯惇奔波百里,直冲去了冀州找袁绍搬救兵,然而听完他言辞切切的请求的袁绍,却终没能让他如愿。
袁绍虽是四世三公的高贵出身,可他那图利寡义的性子,自伐董联盟时,就已暴露无遗了。身为盟主,他却根本没想过要为那年幼的皇帝赴汤蹈火,反将满腹心机都放在了如何算计盟友身上。
在上有董卓荼毒百姓的危难时机,他都能做出为一己私欲而坑害盟友的事来,更何况是曹操已跟他渐渐离心,他却能坐山观虎斗的此时此刻了。
当初因不满足于区区一个渤海郡,袁绍采取了逢记之计,从韩馥手里夺走了有天下重资美称的沃土冀州,战术上无疑是称得上完美无缺的,可战略上却是极大的失败,他又哪里在意过了?
这羊质虎皮的主公,关键时刻总能被近在咫尺的利益惹得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