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时的景象就能看的出来。二十二路诸侯,不是刺史就是太守,最差的也将军。可挑选了半天,居然连个主盟的人都没有选出来。
这主盟者,就类似于后世的司仪之类的角色。
主要就是祭告天地等一系列的仪式,而后宣高关东同盟成立。但要主意的是,这样一个司仪的角色,一旦讨伐失败,就会成为首恶。因为从理论上而言,他是发起者。
诸侯推诿,曹操原本想为主盟者,却被戏志才和伊籍拦住。
“主公,我们这时候,可不要强作那出头鸟……”
最后,还是广陵太守张超的部曲,广陵功曹臧洪实在看不下去了,站出来主持会盟。
反正有人做出头鸟,管你是什么官职?
而且臧洪也颇有贤名,做这个‘司仪’,貌似也不弱了声势。
由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参军。诸侯兵分三路,分别自成皋、荥阳、阳翟三地进发。
袁绍主持北路军,纳渔阳太守公孙瓒、上当太守张扬等十路诸侯兵马,共二十万大军由河内出兵,攻打成皋。
曹操、袁术为中路军兵马,辖十五万人自延津出兵,曹操为中军,孙坚为前军,自延津出兵,意图攻占荥阳,夺取敖仓。剩下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