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祯应今年不过十六岁,以这样的年纪考取了前三甲的进士,确实值得夸赞,毕竟那三四十岁了还梦像着进士加身的人,比比皆是。
听到朱松的话,解祯应颇有乃父之风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倒是解缙伸手从身后的仆从手上接过那两个礼盒,笑道:
“王爷,这小子也就有这么点能耐了,若是连考两次都未进三甲的话,下官这张老脸都会被这小子给丢尽了。对了,听说世子与小姐满月,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原本解缙在建文在位的时候,还是不得志的,甚至可以说一度被朱允文遗忘,若非是朱松的话,他在建文时期或许就出走朝堂了。
可自从认识了朱松之后,解缙的才华渐渐得到施展,尤其是在当今万岁爷入驻应天府以来,经过朱松的引荐,当今万岁对解缙越发倚重起来,甚至隐隐有成为近乎洪武年间三公的趋向。
当然了,现在的大明朝没有宰相三公这一说了,但是足以见解缙的重要。
所以在接到朱松给解祯应下的请柬之后,解缙马上就把儿子还有侄子从被窝里头给硬拉了起来。
别看请柬是写给他儿子的,那是因为朱松不晓得解缙在不在南京城,给他儿子下,也算是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