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再用竹编篱笆糊粉为墙的结构,似乎当初建设的时候就故意这样,灰瓦素墙,简陋中透出清新、质朴的山里气息,但又让出那一片天,让街道里不会觉得阴暗狭窄,颇为开朗!
所以很可能就是这条街道岸边太过拥挤狭窄,没法在两边建筑的情况下扩展中间的街道,聪明的古人就想出来这么个奇特的办法,让天上宽阔一些,给人感官就格外清爽了,再看看这些大多已经破旧只住些老居民的阴暗屋内,这样狭窄的地理环境又没有扩展空间,就算是拆了也无从建设出什么来,才到河对岸去修建了现在的新镇街道,但变相的也相当于完整保留下来这个古镇!
对的,这是个古镇,石涧仁在街道尽头一块破损的石碑上能看见这是康熙年间就处在江州古道上的一处工商古镇!
几百年前这里有条茶马古道一样的运输路线一直通往西北出川,然后把西北部的物资运过来从江州水路一直发往湖广!
昔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名播川陕湖广的古驿站所在,现在已经被掩盖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之中,不是没有人发现,石涧仁看见街道起头的地方还有一块文物局来立的水泥座子,列为市二级文物保护单位。
可那帮王八蛋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