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山谷,只是这里要小巧得多,石涧仁找到的第一个山谷只往里面走了三十多米,就被杂草丛生树枝填满了山谷,观察洪水线没有漫过这片树枝,石涧仁才撤出来,而第二处在对岸的山谷就宽大多了,石涧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发现后面又是一大片缓坡下的堰塘,当时有不少洪水就分流泄进这死水堰塘里面来,而这边石涧仁差不多走了两公里,周围没有任何脚印!
齐雪娇没有在这里,但搜救队也从来没走到过这里来,而洪水却实实在在的也许只有最高峰的一瞬间冲进来过!
所以石涧仁现在不按照什么搜救原则,不看搜救范围,不只沿着河岸搜寻,不讲理论上是不是能把一个大活人推进谷里这么远,他只看洪水线,只要还有洪水流过的那种泥沙黄色,那就是他要继续往前走的指路牌。
午后只是在竹筏边吃了一个凉掉的糯米糍粑喝几口水,石涧仁拴住竹筏开始走第四条山脊间的沟谷。
连续三四个小时的步行,他的体力其实也到了有些瓶颈的阶段,午后的太阳算是最热的时候,在秋季没有多少灼热却带来的是一种疲惫的困顿。
石涧仁已经习惯性的找了一根树枝充当拐棍,这个时候他无比怀念自己的乌木棍,长度重量都刚